宋林杰,漢族,山東乳山人,中共黨員,醫學學士,主任醫師,山東大學兼職副教授。畢業于山東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專業。曾任濟南市中心醫院外科副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2016年1月任濟南護理職業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先后兼任濟南醫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濟南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院協會后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衛生保健協會第四屆副會長、山東省衛生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中國醫院協會第一屆醫院后勤管理先進個人。
宋林杰: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黨的十九大后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我省的一項重大責任和重大使命。劉家義書記在2月22日我省召開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中指出,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實現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是提高我省經濟創新力的重大平臺,是贏得我省區域競爭優勢的強力抓手,是推動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舉。此后,省教育廳出臺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實施意見,引導高校主動對接“十強”產業需求,加強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能力。為了實施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省財政還多渠道籌集,首批資金超過十個億,用來支持高校聚焦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目的就是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對接產業、適應需求的專業群,培養一批適應“四新”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十強”產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詳細]宋林杰:從年初動員會至今,學院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理論(市場)調研工作。
新舊動能轉換對于我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課題,我們是衛生類高職院校,如何在這個改革的大潮中,結合我們的專業實際,找準切入點,對接山東省的十強產業,實現精準對接,為他們提供人才服務,這是我們所要研究的。學院聚焦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濟南市的目標任務,從服務城市、服務社會、服務行業以及創新創業的高度來謀劃我們的發展、學科建設、專業方向、人才引進和培養。
通過深入的調研分析,我們發現新舊動能轉換對醫療衛生行業來說,主要對接的是醫療康養事業的發展。醫療方面一是要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二是要提高醫療技術的創新能力;在康養方面,健康養老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也是醫療行業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突破口。所以,我們做為衛生類高職院校,就要找準醫養結合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做好醫養結合的文章。
[詳細]宋林杰:我認為,作為省會城市的高職院校,在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我們具有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首先省會城市的首位度是我們的第一優勢,毫無疑問,省會城市的醫療資源是最豐富 。
其次,我們有鮮明的專業特色。目前學院的護理、藥學、康復治療、醫學影像等等這些專業.是學院的優勢專業也是優質專業,這些優質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做好醫養結合大文章的基礎,也是服務城市發展的根基。
第三個方面,我們的人才培養與醫療行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
醫療康養名城建設離不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醫護專業人員的培養。我們學院在2016年就積極對接大健康產業,圍繞以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家政護理、社區護理、涉外護理為主方向的護理專業群建設,重點規劃推動包括學院附屬醫院、養老護理中心和康復治療中心在內的“醫養教”相結合的“健康綜合體”建設項目。同時,我們在人才培養上,也積極協調,增設了中醫康復技術、老年管理與服務兩個專業,有針對性地培養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的康養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需的專業人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