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報新聞 媒體矩陣

                                          大眾網
                                          全媒體
                                          矩   陣

                                          掃描有驚喜!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 大眾海藍

                                          • 大眾網論壇

                                          •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頁 >教育新聞 >理論時評

                                          《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研究》的主旨及啟示

                                          2021

                                          / 10/26
                                          來源:

                                          作者:

                                          唐愛民

                                          手機查看

                                            當代中國,隨著教育綜合改革的縱深推進,教育所擔負的立德樹人之根本任務愈益彰顯,亦愈發繁重。繁重且緊迫的立德樹人使命,既需要把握當代中國社會變革境遇下德育變革的現實圖景與挑戰,也需要以開闊的胸襟理性汲取西方德育理論的成就,以真正實現德育理論與實踐的“洋為中用”。由戚萬學教授積十年之功傾心研究、精耕細作的《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凡11章、49.5萬字),就是試圖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系統考疏、辯證評析當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流派,并結合中國語境予以比較研究的鴻篇巨制,是一部呈現當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圖景的精品佳作。

                                            該著作是作者長期從事道德教育基本理論特別是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研究的獨創性成果,也是國內外教育學界首次對20世紀至今西方道德教育理論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標志性成果。在研究過程中,作者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以第一手資料為基本依據,著力討論了20世紀西方最具代表性、最富影響力的道德教育理論,旨在通過對這些學說的微觀剖析和宏觀比照,準確、客觀地展示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發展的軌跡,揭示其可能發展的趨勢,并就理論本身的得失利弊闡明自己的看法,為我國新世紀德育理論和學科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應該汲取的教訓。

                                            作者主張,探討西方道德教育的主題及嬗變軌跡,應采用歷史的、邏輯的和分析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揭示百年道德教育理論嬗變的規律,不僅從歷史的視角對理論的內容形式、體系結構和來龍去脈加以研究,而且通過對這些理論本身的研究來表達某種觀點和思想;為了從總體上把握理論發展的層次及其在百年流變中的歷史地位,應從當代道德教育思想家共同關心的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入手,從而考察各理論在這些問題上分別提出了哪些不同于前人的新思想。這是本著作不同于其他同類著作的顯著特點。

                                            作者認為,從縱向看,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發展經歷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新道德教育的萌芽和奠基、40-50年代國家主義教育興起和道德教育的荒蕪、60-70年代自由主義的改革、80年代至今傳統道德教育的回歸這樣幾個時期;從橫向看,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發展呈現出反對灌輸、重形式、重認知、重道德的相對性、重多學科整合研究等理論特點。

                                            作者主張,涂爾干、杜威、威爾遜、價值澄清學派、科爾伯格、克里夫·貝克、關懷學派、品格教育思潮等八個道德教育流派,是現代西方社會道德教育理論研究的典型代表,它們構成了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的整體圖景,并以“強硬派”“溫和派”與“折中派”的面目呈現。對這些論題予以系統的理論探討,是教育學者應該承擔的學術職責。

                                            作者堅信,只有采用這種獨特的研究路線與范式,方可體現出理論研究的某種創新性,這種創新性主要包括:首次把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思潮與現代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變革進程聯系起來考察,突破了就教育論教育之單一、狹窄的研究視野;第一次對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發展及趨勢作了全面深入的概括,對理論發展的特點作了獨特的闡釋,第一次提出并充分論證了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發展的分期;突破了紀年性、敘史性或就某一思潮、學說、理論觀點事無巨細加以敘述的敘事性研究方法的局限,從道德教育的基本問題入手,把歷史和邏輯的方法結合起來,系統、全面、辯證審視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演進軌跡、得失利弊及當代啟示,這種研究范式在國內德育理論界尚屬首次;在諸如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的歷史分期、理論特點、主題嬗變歷程、與西方文化傳統與教育理論傳統的關系、道德教育思潮演進的規律、各思潮與學說的關系及各自的得失利弊、每一思潮與學說的歷史定位及其貢獻和局限等方面,都提出了獨到、鮮明的見解。

                                            作者主張,研究現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必須以歷史的視野把握現代西方社會變革的整體圖景,并著力回答如下問題:如何在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的宏闊背景下把西方現代道德教育的百年歷程講清楚、說透徹;如何在100年卷帙浩繁的英文文獻中爬梳剔抉、取精用弘,確定百年思想的主流,明晰現代道德教育的關鍵理論和實踐問題,并在歷史和邏輯統一、縱向梳理和橫向比較結合、案例分析與歷史文化詮釋相融中揭示各種思潮的利弊得失,展示理論發展的可能趨勢。這既需要清晰的邏輯理性與闡釋,也需要基于浩繁外域文獻的反復論證與推演。對現代西方道德教育做全面的“世紀性思考”,不僅需要研究者本人宏闊的研究視野,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勤奮與執著。

                                            作者堅信,研究現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中國教育理論的繁榮,需要許多條件。它不僅需要從現實教育實踐中、從傳統教育思想的傳承中尋求生長點,也需要從外域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中,從中外文化教育思想的交流與對話中汲取營養;對近百年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研究,可為中國現代道德教育理論的繁榮和道德教育的學科建設,提供世界性視野、世紀性反思與外域文化參照。不僅如此,對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論探索和在學校道德教育實踐上的革新,既是對解決現代西方文化愈益彰顯的沖突所做的努力,也是對解決20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所做的努力。對這些理論的探索和實踐變革予以系統的思考與回望,對反思我國道德教育理論建設之得失和學校道德教育改革實踐之成效,意義重大。

                                            《現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研究》及其先期研究成果在學界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書中的一些成果在國內學術界引起廣泛影響,被認為“標志著國內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研究的新水平”;著作“發人之未發”,“在諸種評析意見中也頗有獨到的、發人深思之處”(魯潔序);“研究視角獨到,新穎”;“觀點不囿前賢,有開拓和創新”;“無論對理論、學說、人物的評價,還是對德育基本問題的闡釋,都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新見解”;“其資料運用之精到、分析論證之嚴實,在國內同類著作中是不多見的”。本書的前期成果在《教育研究》刊發學術論文3篇,在《教育評論》《教育研究與實驗》《教育理論與實踐》《外國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體現出較高的理論水平。本書第二章第二節的主體內容“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的主題嬗變”一文(《教育研究》,)曾獲得第四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本書已成為道德教育領域引用較多的成果之一,被國內20多所大學列為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必讀書或參考書。

                                            這些獨具匠心的觀點與方法論重新,不僅增添了本專著的學術深度,也為德育學術史研究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有益的經驗與方法論啟示。

                                           。ㄗ髡呦登穾煼洞髮W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路時川

                                          相關推薦 換一換
                                          体验区试看120秒啪啪免费